滴滴与快的共赴上市 拓展新业务成主要任务

2015-02-15    来源: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在那个“既生瑜何生亮”的年代,如果两人选择合力会是怎样一番天地?至少在今天,年轻的滴滴与快的(以下简称新公司)还有牵手的勇气,截至目前,双方暂未完全透露资本、数据、资源、团队等诸多事务的具体细节。倘若新公司将两者100%合二为一无疑会异常强大,但Co-CEO模式似乎限制了这个简单粗暴的可能性。

合并之后很难想象新公司不去削减一方产品线,滴滴内部人士对TechWeb表示,“双方业务将会互补。”而新公司总裁柳青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双方产品不会完全重合,快的有一号专车,并且主打城市不尽相同。”这番话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新公司是否准备把快的作为专车服务的主要平台,换言之,滴滴将主打出租车市场。不过这个猜测已被滴滴内部人士予以否认。

打车是基础,逐渐推出低频服务

首先用户无需担心,合并双方表示彼此虽不存在恶意竞争,但补贴不会停止。以目前用户使用习惯来看,至少不会像2014年中旬,直接取消乘客端返现补贴。说到补贴,用户获取补贴的方式已彻底改变,滴滴成功的把随机获取红包面额的理念渗透到了用户当中去。

即便真的降低补贴,资金仍会回归业务。GGV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示,“与Uber不同,滴滴和快的均以低端但高频的打车服务切入市场。”因此有着可观的用户基础和市场基础,并且新公司反复强调,打车仅仅是个开始,柳青也表示,在战略规划方面,未来的市场会涉及,专车、打车、拼车、代驾、城际火车等。基于新公司的资本实力来看,节约支出恐非目的,如果将补贴从打车、专车部分转移到拼车、代驾等业务当中去,或许更能体现新公司的战略眼光。

符绩勋还表示,当形成一个高频的出行入口后,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务,滴滴和快的希望构建全出行方式的整合,覆盖从公交和地铁到出租车和专车的全部方式。

而经纬方面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并表示,2015年的另一个趋势是高频的服务在圈起流量和订单后,会逐渐推出低频但利润更高的服务。这也是现有O2O在2015年变化的一个趋势。

新业务推 取决于司机接受度

如果双方将产品全线保留,如柳青所说,以不同城市,用户互补为主。不同地区用户使用更为熟悉的软件,但对于这类年轻的产品来说,年轻人与软件的关系是非常薄弱的,习惯可以被轻易改变。而司机的学习成本反而更高,在笔者叫过的车(包括出租、专车)当中,80后较为少见,多以60、70后为主。

笔者曾向多位司机询问各类打车软件的使用情况,出租车司机偏爱滴滴,快的旗下一号专车更被高端用户青睐,而易到凭借更低的门槛,以及更细化的补贴机制吸引了不同层次的闲置车辆与高品质司机。彼此确实存在一定差异化,但并非不可逆。

符绩勋表示,“交通是一个极其本地化的市场,它需要对接当地的司机,服务于当地的用户。”因此,基础服务并不会停滞不前,并且这个市场还远未到没有竞争者的程度,所以谁拥有越多的司机,谁的业务就更容易拓展。而无论是树立全新的公司形象,亦或是推广新业务,中年人为主导的司机群体也将会是主要攻克对象。

对手依旧强劲 “大,未必好”?

反观竞争对手,这次显得异常平静,作为打车软件鼻祖的Uber优步,还在杭州大张旗鼓的推广着自己的服务,据知情人士透露,现有诸多阿里员工在朋友圈称赞Uber,据一位阿里员工称,“Uber在我们公司附近推广做的好,分享朋友圈是因为服务好。”用户十分清楚,即使Uber已接受百度的注资,可目前支持的付款方式仍然仅有支付宝。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Uber与阿里深度合作的可能。

而在不久前刚刚宣布要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易到用车不疼不痒的发表了一份回应称,“大,未必好,梦想不是金钱造。”强大的资金链和丰厚的资源有什么不好呢?或许在易到眼里,这只是一次资本运作。无论两者是否合并,他们与易到的竞争关系从未改变。而不久前神州租车也宣布进入专车服务市场,因此竞争仍会非常激烈。

由于双方合并后,市占率变的更加可观,估值将达到60亿美金以上。因此,投资方也将更有信心把资金持续注入到这家新公司当中去。从资金层面来讲,大,也许真的好。

利用新业务增加收入 上市提上日程

据滴滴快的于今年1月公布的市场占有率等数据来看,两者各自提供的市占率相加之后得到的数字超过了100%。对于新公司来说,虽然合并会令竞争对手敏感起来,但基于目前市占率,还有大把时间用来拓展新业务。

即便两家公司的合并可达数十亿美金,但一向不食人间烟火的Uber已有400亿美金市值,如果Uber看好中国市场,也采取补贴措施,届时本土企业恐非对手。由此可见,尽快上市可能也会是新公司的目标之一。而快的CEO吕传伟也在内部邮件中明确表示:“合并之后,上市计划会提上日程。”

以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产品线将全面保留,双方业务互补,新公司会以基础服务为根基,利用快的与滴滴的用户差异化,从而分别拓展不同新业务。而新公司也将在平稳度过柳青所言磨合期之后,在新业务上面投入更多资源。因此利润更大的业务将有望成为新公司接下来的主旋律。


标签: O2O 计划 企业 推广 选择 用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传滴滴和快的合并交易已落定

下一篇:抢红包需注意安全:手机支付莫乱点网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