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段室外自然光线DV拍摄技巧

2009-05-13 00:34:21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我们在使用DV拍摄时,对光线的掌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数码视频的效果。光线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现象。离开了光线,我们就无法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形象,一切造型手段都可谓无从谈起。所以您必须能够科学地观察光线并正确地运用光线。一、室外自然光使用自然光线主要是阳光,它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即直射的阳光、散射

的“天光”和环境的反光。阳光下的所有景物的光效都是由这三种形态的光线所构成。对自然光这三种形态的认识和把握,是再现和表现画面形象的基础。阳光有着“自然而然”的变化规律和特性,我们在运用自然光进行拍摄时,只能遵循这种客观存在的规律,选择符合创作意图的拍摄地点、拍摄时间和拍摄角度。

在同一地方随着季节的变化,太阳在空中的方位也发生着变化,在同一季节,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太阳的方位也不同。我们不能改变太阳的方位,只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合于造型表现的时机和光线效果。在一天时间中,太阳的位置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与地平面形成不同的入射角,并由于大气层的影响使光线的色温也发生着变化。您只有掌握好时机,才能拍摄影像。

1、黎明与黄昏。从东方发白到日出之前为黎明时刻,从太阳落山到天空星星出现之前为黄昏时刻。在这两段时间中,在日出和日落方向,靠近地面的天空较亮,正顶天空较暗,地面上景物被微弱的天空散射光所照明,普遍亮度较低。这种光线不易表现景物的细部层次,而适合于拍摄剪影效果。如图,黄昏时刻运用人工光补亮地面景物,可以拍出背景层次细腻而丰富的夜景效果。

2、早晨与傍晚。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到15°角的高度之间为早晨光调,当太阳从离地面15°角的高度降到地平线以下为傍晚光调。在这两段时间中,由于阳光入射角比较低,各种垂直于地面上的物体被照得明亮,并形成长长的投影。如用逆光拍摄,景物受光面与未受光面反差较大。当空气中水蒸气比较多时,天边形成一层晨雾或暮霭,阳光被大量散射,光线较为柔和,在被摄体上构成富有表现力的、为天空散射光充分柔化了的明暗变化。如图。

早晨和傍晚时刻景物色彩丰富,冷暖对比鲜明,是拍摄风景的黄金时刻。早晨和傍晚的差异在于景物的色彩感受不同。傍晚时分,地面在一天的日照之后温度较高,空气中的尘埃和水蒸汽更多,对阳光的反射和折射更加强烈,因此阳光的色温较早晨为低,景物的色彩较早晨偏暖。而早晨空气比较清新,大气中的悬浮物也大都落于地面,因此阳光的色温比傍晚时要高,从画面看来,景物的色彩也不象傍晚时刻那么“暖”。

这两段时间光线由暗到亮(早晨)或由亮到暗(傍晚)的变化很快,色温也从低色温到高色温(早晨)或由高色温到低色温(傍晚)变化很快。拍摄时必须抓紧时间,并注意随着光线色温的变化随时调整白平衡。一般日出、日落气氛的镜头都在这一时间段中拍摄。

3、上午与下午。当太阳与地平面的夹角由15°上升到60°角,或从60°下降到15°角时,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午和下午。这两段时间中太阳的光线变化不大,色温相对稳定在5400K一5600K之间,晴朗天气时,光照充足,地面景物的垂直面和水平面均能得到较均匀的照射,并形成一定的入射角,能较好地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表面结构。如图。这两段时间是外景自然光下拍摄的主要创作活动时间。

4、中午。当太阳由上午60°角移至下午60°角这段时间为中午。在北半球夏季这段时间内,太阳近乎垂直照射成顶光效果且光照强烈。如图。面景物水平面被普遍照明,而垂直面受光很小或几乎没有。这种光线不利于表现人物的面部造型及物体的质感,镜头俯拍时,由于地平面景物均匀反光画面中缺少影调层次变化。同时由于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路径相对短些,光照强烈且散射光少,阴影部分不能获得足够的散射补光,景物明暗反差显著增大。这段时间不是户外拍摄的最好时间。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掌握良好摄像技巧 拍摄优秀DV作品

下一篇:掌握屏幕运动因素 剪出影片动感效果